极速体育直播,足球比分直播

理论学习
学学“平语近人”创新篇——足球比分直播用典
更新时间:2019-07-17 22:48:40  |  点击次数:10005次

创新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无论是在推进改革中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还是在经济转型中提出“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在足球比分直播同志的执政思路中,“创新”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面对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无论是稳中求进推动转型发展,还是守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无论是完善制度提升治理能力,还是激发活力构筑文化强国,都需要谨记足球比分直播同志的殷殷寄语,“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都需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创新创造,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释放,让各行各业创新人才竞相涌现。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可能是在谈及创新问题时,被引用最为广泛的一句话了。足球比分直播同志在与青年代表座谈、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院士大会等多个场合引用了这句话。之所以能如此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从动态的角度,强调了不断创新的问题。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折射出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向上朝气,沉淀为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精髓。这样的观念,表现于文字,潜藏在心灵,塑造着气质,决定着命运。在历史的关键节点,这样的创新意识往往会迸发出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创新精神,这一中华民族鲜明的禀赋、中华文化深沉的内蕴,正是我们不断创新的思想源泉。


■原典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释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警词,旨在激励自己自强不息,创新不已。文中三个“新”字,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肌肤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在这里引申为精神上的弃旧图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强调创新的,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

将洗澡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为:“‘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澡洁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不日新者必日退。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当前在中国,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是一个本质要求。多变的技术、多样的利益、多元的观念……让我们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舆论环境。过去有效的,现在未必有效;过去不合时宜的,现在却可能势在必行;过去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突破,所以足球比分直播同志才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如果你所用的技术不如别人的先进,如何在纷繁复杂中把握主流?如果你采取的方法不如别人的有效,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加强引导?如果你抱持的理念不如别人的高明,又谈何在多元多样中占据主导?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最忌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只有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回答好时代考题。

■原典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

■释义

“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开创“洛学”,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二程集》是程颢、程颐全部著作的汇集,其中“遗书”是弟子们记下的二程语录,后来由朱熹加以综合编定。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为程颐之语。他认为,君子学习一定要做到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清人张伯行释曰:“君子之为学也,必刻励其功,濯旧见以来新机,使其所得有日新之益。……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间断,私欲相乘,非昏则倦,日退必矣。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进而不退者。”这与《增广贤文》中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样,都阐述了进取的重要性。

古人尚且如此,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处于瞬息万变之中,要跟上时代节拍,更须积极进取、奋发前行、与时俱进。

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足球比分直播同志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表达出教师知识积累的重要作用。在足球比分直播同志为我们时代“好老师”描摹的集体肖像中,“要有扎实学识”是重要内容。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果缺少扎实的知识功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何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三尺讲台,传递的是知识,流动的是文化,学生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是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

在信息时代,知识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更新换代,教师如果不注重更新知识体系,就难免知识老化、能力僵化、思想钝化,就难以担负起“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责任。现代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灌输,更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格品行的涵养,教师更应该视野开阔、博采众长。正所谓“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原典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

■释义

《庄子?逍遥游》中的这段话通过一系列的比喻,道出了做好基础工作的重要性。首句“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意思是,水积蓄得不够深厚,就没有负载大船的力量。接着庄子又用了两组形象的比喻阐明这个道理:在庭堂的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放一根小草便可当作船,而放上一个杯子就粘住不动了,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则无力托负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无阻碍地飞往南海。

对此,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老子也有相似的表述。《老子》第三十九章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告诫人们要能“处下”“居后”“谦卑”,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

昨日是而今日非矣,

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为什么要创新?怎样创新?足球比分直播同志引用的这句话,可以从这两个层面来加以理解。一方面,世易时移,形势变化产生新情况、带来新问题,过去合理的现在不一定合理,过去有效的现在不一定有效。只有保持创新敏感,才能追赶上时代的潮流。另一方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需要不断打破思维定势、更新理念观念,找到那些是“昨日是”的“今日非”,加以改正;预见那些是“今日非”的“后日是”,进行引领。孔子有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领导干部而言,就应该克服懒政思维,做到应势而动,只有把握创新规律,才能不断走在时代的前列。

■原典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释义

李贽(1527—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学家。他认定《六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只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并非“万世之至论”。且自称:“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在《藏书》中,李贽对盲目推崇圣人之言的儒学教条进行抨击。针对道学先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诘问道:“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他的结论是:“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认为,是非的价值标准具有时代性,“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孔子之是非只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是非标准,“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认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定本”(固定不变的原则)。千百年来,孔子学说一直被奉为封建道德理论的圭臬,故李贽的思想引起了极大震动。统治者污其“狂诞背戾”,焚毁其书。晚年李贽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诬下狱,自刎而死。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之江新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等文中引用

■解读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换句话说,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一件事情,仅仅有热情和能力是不够的,有热情只是具备了想干事的态度,有能力只是具备了干成事的条件,有方法才是干好事的保证。尤其在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主体纷起、思想观念丛生,改革已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可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都需要放在大系统内来考量。因此,推进改革更需要讲究弹钢琴的艺术、走钢丝的智慧。实际工作中,很多人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瞎子摸象,对工作没有全面的把握;一种是纸上谈兵,眼高而手低,遇到具体事情不知何处着手。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深入。要把事情做好,就要善于未雨绸缪,既从大处着眼,学习曹冲称象;又从小处着手,学习庖丁解牛。


■原典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释义

孔子的弟子子贡问怎样实行仁道。孔子答道:“工匠要做好活计,首先必须具备精良锋利的工具。住在一国,就要敬奉这国大夫中的贤者,结交这国士人中的仁者。”

工匠做工与实行仁道表面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实质上道理相通。《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释说:“工以利器为助,人以贤友为助。”做任何事情,准备工作都非常重要,正如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从而事半功倍。实行仁道亦如此,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情况,与其贤达之士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达到仁的目的。

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只有把握现实脉搏、跟上时代发展,才能始终走在前列,立于不败之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以来,虽历经国际风云变幻,但它所秉持的求同存异精神、和平共处追求、互相尊重原则等,顺应了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现实意义,故而能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当今世界依然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这就启示我们,真正的创新不是随波逐流,也不是故弄玄虚,关键在于把握大势、贴近时代。既用好战略思维的望远镜,洞悉潮流、研判趋势,也用好问题意识的显微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方能有方向、有底气、有作为。

■原典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殷周至秦汉﹞《周易?益卦》

■释义

益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二卦。益卦上巽下震,巽为风,震为雷。风雷相益,风烈则雷迅,雷激则风烈,所以为益。此卦与第四十一卦损卦相反,损卦是损下益上,益卦是损上益下。损的反面是益,损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转变为益,故益卦继损卦。为什么损下益上曰损,损上益下曰益?因上下本相关,下为上之本,损下则伤本,益下则固本。

益卦《彖传》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即天施气于地,地受气而化生,其施化之益,广大无穷,无所不在。“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即损上益下之道,唯在一个“时”字,时当益则益,时当损则损。成语“与时俱进”即来源于此。

是虽常是,

有时而不用;

非虽常非,

有时而必行。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论述宣传思想工作时,足球比分直播同志强调我们要有“阵地意识”。他提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而当前,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这是因为,网络的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格局、拓展着宣传思想阵地,是当前中国的一个重要变量。他引用这一句古语,也是告诫宣传思想工作者,在网上舆论工作中,不能用不灵的老办法、低效的旧办法,而是要开创新的手段,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这就需要深入分析网上舆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寻找与过去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共通之处与差异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原典

凡天下万里皆有是非,吾所不敢诬。是者常是,非者常非,亦吾所信。然是虽常是,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有时而必行。故用是而失,有矣;行非而得,有矣。是非之理不同,而更兴废,翻为我用,则是非焉在哉?观尧、舜、汤、武之成,或顺或逆,得时则昌;桀、纣、幽、厉之败,或是或非,失时则亡。五伯之主亦然。

——﹝战国﹞尹文子《尹文子?大道上》

■释义

《尹文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派代表人物尹文子所著,现存上、下两篇,为后人袭录、增删尹文残文而成。

尹文子在论述是非问题时,主张“是者常是,非者常非”,即承认任何事物的是非都有其存在的客观标准。“然是虽常是,有时而不用;非虽常非,有时而必行。故用是而失,有矣;行非而得,有矣”,他认为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或形势的不断发展,是非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原来正确的往往不再适用,原来错误的则必须采纳。如果这时人们的认知不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还固守原来的见解,就可能惨遭失败。之后他举了“尧、舜、汤、武”与“桀、纣、幽、厉”,以及宋楚泓水之战、小白与公子纠争立齐君、晋文公杀怀公自立等史例,说明“得时”与“失时”乃是或昌或亡的关键。尹文子认为,任何事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则兴旺发达;反之,则走向灭亡。《尹文子》译注者高流水先生认为,尹文子这一朴素的辩证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他对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总结,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应加以科学分析。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对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中国人很早就有深刻认识。类似的说法还有《诗经》里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韩非子》说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是中国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指向。恩格斯曾断言,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正所谓“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民众诉求水涨船高,改革的时间和空间约束将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挑战日益增多、难度日益加大。但更要看到,改革没有退路、不改不行。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的改革,要跟得上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要与转型期的风险赛跑,与解决问题的时间窗口赛跑。只有克服“改革疲劳症”,防止“改革疑虑症”,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才能牢牢把握改革主导权,始终掌握发展主动权,让人民享有更多改革成果,让国家获得更快发展进步。

■原典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殷周至秦汉﹞《周易?系辞下》

■释义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必然有所变化,变化则能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它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世间万物,均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到衰落阶段时,就必须寻求变化以谋出路。如果一味因循守旧而不思改变,就只能画地为牢,坐以待毙;反之,若能顺应环境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则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成语“穷则思变”即由此而来。

这句话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变法维新,就以《易传》的古训为依据,提出了“变者,古今之公理也”,以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在近代中国起到了发蒙启蔽的作用。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西部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教育管理系